咨詢部:029-88854116 88221537 造價部:029-88600617 FAX: 029-88221537 E-mail: lishin_xa@yeah.net ADD: 西安市高新區高新路莊嚴巷旺座現代城G座 |
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成果公布 二維碼
15
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成果公布
我國最新耕地面積13538.5萬公頃 人均耕地少、耕地質量總體不高、耕地后備資源不足的基本國情沒有改變 生態用地數據變化明顯,生態承載問題日益突出 本報12月30日電(記者胡其峰)在今天上午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副部長、國務院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王世元向社會介紹了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工作的主要情況和成果。截至2009年12月31日,全國耕地13538.5萬公頃、園地1481.2萬公頃、林地25395.0萬公頃、草地28731.4萬公頃。調查顯示:我國土地資源的基本國情沒有改變,必須毫不動搖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和節約用地制度,必須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據王世元介紹,全國耕地調查數據雖有所增加,但實有耕地還是那么多,必須繼續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二次調查的相關數據反映,全國有996.3萬公頃(將近1.5億畝)耕地需要根據國家退耕還林、還草、還濕和耕地休養生息等安排逐步調整;有相當數量耕地受到中、重度污染,大多不宜耕種;還有一定數量的耕地因開礦塌陷造成地表土層破壞、因地下水超采,已影響正常耕種。這樣算下來,適宜穩定利用的耕地也就是1.2億多公頃。王世元表示,我國人均耕地少、耕地質量總體不高、耕地后備資源不足的基本國情沒有改變,耕地保護形勢仍十分嚴峻。因此,必須始終堅持“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實保護耕地”的基本國策,毫不動搖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堅決守住耕地保護紅線和糧食安全底線,確保我國實有耕地數量基本穩定。 此次調查顯示,建設用地增加雖與經濟社會發展要求相適應,但土地利用比較粗放,必須繼續堅持和完善最嚴格的節約用地制度。與一次調查相比,建設用地從2918.0萬公頃增加到3500.0萬公頃,增加了582萬公頃。國家實施建設用地增量計劃投放與鼓勵存量盤活并重的調控措施,有力保障了經濟社會發展的用地需求。同時,二次調查數據也反映出,建設用地增速較快,許多地方存在建設用地格局失衡、利用粗放、效率不高等問題,建設用地供需矛盾仍很突出。 調查還顯示,生態用地數據變化明顯,生態承載問題日益突出。全國因草原退化、耕地開墾、建設占用等因素導致草地減少1066.7萬公頃;具有生態涵養功能的灘涂、沼澤減少10.7%,冰川與積雪減少7.5%;局部地區鹽堿地、沙地增加較多,生態承載問題比較突出。 |